環境溫度和濕度對邵氏硬度計的檢測結果有顯著影響,尤其是在進行精確測量或對比數據時,必須加以考慮。
總的來說,溫度的影響遠大于濕度,但兩者都會通過改變被測材料的物理性質來影響最終讀數。
以下是詳細的影響分析:
一、 溫度的影響
溫度變化會直接影響被測材料的分子鏈段活動能力和結晶度,從而改變其硬度和彈性模量。
對橡膠、彈性體等非金屬材料的影響(最為顯著)
溫度升高:材料分子鏈運動加劇,材料變軟,彈性增加。這會導致邵氏A型或D型硬度計的壓針壓入更深,從而使硬度測量值偏低。
溫度降低:材料分子鏈活動能力減弱,材料變硬,彈性降低。這會導致壓針壓入深度變淺,從而使硬度測量值偏高。
影響程度:對于許多橡膠來說,溫度每變化10°C,邵氏A硬度值可能變化約 0.5 ~ 2 HA(具體變化率取決于橡膠的種類和配方)。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偏差,足以導致對產品合格與否的錯誤判斷。
對塑料的影響
對硬度計本身的影響
二、 濕度的影響
濕度的影響相對間接和復雜,通常小于溫度的影響。
吸濕性材料:對于尼龍(PA)、聚氨酯(PU)等容易吸濕的材料,濕度的影響非常關鍵。
非吸濕性材料:對于大多數橡膠、聚烯烴(如PP, PE)等不吸濕的材料,濕度本身對材料硬度幾乎沒有直接影響。
間接影響:高濕度環境可能在樣品表面形成一層看不見的水膜,理論上可能改變壓針與樣品表面的摩擦力,但這種影響微乎其微,通常可以忽略不計。
總結與標準化建議
為了確保邵氏硬度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、重復性和可比性,必須嚴格控制測試環境。
國際和國家標準(如ISO 7619-1, ASTM D2240, GB/T 531.1)都對測試條件做出了明確規定:
標準實驗室環境:通常規定溫度為 (23±2)°C,相對濕度為 (50±5)%。
試樣狀態調節:樣品在生產出來后,其內部結構和應力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穩定。標準要求樣品在測試前,必須在標準實驗室環境下放置至少16小時(通常為24小時),這個過程稱為“狀態調節”。這對于消除加工應力和使溫濕度均衡至關重要。
直接在溫控環境下測試:樣品狀態調節后,應立即在標準環境下進行測試。如果無法在標準環境下測試(例如在線檢測),則必須記錄實際的溫濕度,并意識到數據可能存在偏差,需要根據材料的溫濕度系數進行修正(如果已知)。
對比數據的前提:任何有意義的硬度數據對比,都必須在相同或相近的溫濕度條件下進行。否則,對比結果沒有意義。
結論:
溫度升高會使材料變軟,導致邵氏硬度值降低;溫度降低則使材料變硬,導致硬度值升高。濕度主要對吸濕性材料有影響,濕度高會使其變軟,硬度值降低。
因此,在進行邵氏硬度測試時,務必遵循“狀態調節”和“標準環境測試”兩大原則,并在報告中注明測試環境溫濕度,這樣才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。

本文出自廣州蘭泰儀器有限公司,轉載請注明出處!
更多關于蘭泰儀器資訊,請點擊:www.landteknet.com.cn,24小時熱線電話:13794373895或020-81503958